亚马逊曾经就是个成功直通道,眼红的中国卖家纷纷进驻开店,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 有一批卖家撤出了。那些坚守的工厂卖家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要防竞争对手恶意差评、投诉,还要小心越来越多的亚马逊多收费现象,甚至一夜被封店,资金和库存全部冻结。越来越多的他们,还看到了另一个趋势:亚马逊正在争夺卖家的客户和市场。亚马逊自营品牌带来的冲击是致命的。意外吗?一点也不。为什么?因为亚马逊从来就不是你的平台,你的客人资料掌握在亚马逊手里,有时你连自己产品的定价权都没有。
我们接下来就以客户真实的案例,重点列举亚马逊的几大问题。
1. 产品一夜之间被下架、甚至封店
产品被下架的第一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除去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许多蒙冤的商家问我们为什么产品符合各项标准就会被认定是质量出现问题呢?原因有二。一是您遭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投诉,尤其是一些品类产品,比如婴儿用品、保健用品、易燃易爆用品,买家只要单方面投诉,亚马逊就先立即停止卖家继续销售,直到卖家提供大量证据证明才允许恢复,错失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无法弥补。二是亚马逊规定,如果是客人原因要求退货,客人需要承担退货运费;如果产品收到与图片不符或者收到时已经损坏,卖家需要承担退货运费。一些狡猾的买家就钻了这个空子,通过谎称产品收到损坏为由要求退货并且不支付运费。当您店铺的退货率或损坏率超过一定比例时,你的店铺就面临着被封店的风险。一旦店铺被封,收入会被冻结90天,存放在亚马逊仓库的货物也不能马上转卖,一些依赖亚马逊收入的卖家有时不得不裁员。
2. 亚马逊会干涉你的定价权;
亚马逊每天都用计算机机器人到处识别其他渠道产品的售价,当亚马逊认为你的定价太高,就会拿掉你buy box的资格。如果你有仔细阅读亚马逊的合同条款,其中明确说明你的定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的价格。除此之外,如果你之前在促销时降过价,亚马逊根据他的运算法则可能不允许你把价格调整回去,否则同样取消buy box的资格。
3. 亚马逊掌握您消费者的信息,谋取自己利益
除了之前爆出亚马逊员工出售商家重要商业信息,亚马逊如今正大光明地向你的消费者销售自营品牌的类似产品。短短几年时间内,亚马逊的私标品牌有150个以上,销售几百样不同产品,涉及服饰、饰品、居家用品、宠物、婴儿、保健和化妆品等类别。您的消费者的资料(姓名、电话、地址、邮箱)这些能用来市场营销的信息,都以保护消费者隐私为由被亚马逊隔离起来,然而却向消费者推销他们自己的产品。 当一家公司一边扮演公正的第三方平台,一边在同一个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谈何公平的竞争?
4. 亚马逊拥有最终否定权
我们的客户都与亚马逊就各种问题发生过争议。有的是指出亚马逊有一段时间的FBA费用毫无理由多收了,有的是遭到节假日期间FBA仓储费用猛涨4倍,有的产品因为亚马逊后台无法被搜索达2周之久,有的产品运到亚马逊仓库后数量不对。我们都极力帮助客户申诉,除了准备大量材料需要时间、精力之外,递交上去后往往需要经过漫长地等待和催促,即使最后申诉成功了,卖家浪费的是宝贵的商机和有限的精力。
小结:亚马逊归根结底是一个中间商。说到中间商,大家想到的是沃尔玛、百思买、Costco这些实体店。为什么亚马逊也是中间商?中间商向消费者收费后,再支付给卖家,中间就存在财务风险,根本上也就解释了亚马逊过大的权利。理论上讲,亚马逊可能不支付卖家或者少支付卖家, 争议发生时, 亚马逊拥有主动权和裁决权,而申诉的责任和时间成本在于卖家;
我们不是建议大家从亚马逊完全撤离,我们能给出最好的建议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至少30%的资源到自建品牌网站中去,以分散风险。
自建品牌网站可以直面消费者 (Direct to Customer)
为何选择Direct to Customer(DTC)?
更接近消费者,更关注消费行为的研究,更重视消费者生活形态的把握
1. 直接面向消费者,有利于培养品牌的忠实受众
2. 直接获得消费者信息和营销数据,了解消费者需要,从消费者获得长期收益
3. 迅速搜集到产品的反馈,对定位、功能进行快速调整
4. 跨越中间商,减少流通成本,提高利润
5. 控制自己的定价、生产安排、库存计划、包装设计、发货时间和退货退款条例
6. 减少了中间商的低效率步骤,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Direct to Customer Performance Marketing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绩效型市场营销
什么是绩效型市场营销?
相较于传统型市场营销,绩效型市场营销直接与销售数据绑定,培养消费者对产品认识、兴趣、考虑、意向、评估、购买到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市场营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 广告拍摄、网站设计管理、社交媒体管理、邮件市场营销、展会安排布置和客户服务。
6Blu
6Blu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市场营销公司,取好莱坞得天独厚的广告拍摄资源,公司团队拥有北美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经验,皆致力于帮助中国品牌产品成功出口美国。
Comments